临床表现
一、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体验,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,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。
二、精神运动性不安。坐立不安,来回走动,奔跑喊叫,震颤或发抖。
三、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。出汗、口干、嗓子发堵、胸闷气短、呼吸困难、竖毛、心悸、脸发红发白、恶心呕吐、尿急、尿频、头晕、无力感。
只有焦虑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任何表现,不能合理的视为病理症状。反之,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,单纯的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。
烦恼与焦虑的不同
烦恼主要是对过去的事后悔和对现状不满,焦虑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。
症状分三组
1、轻度到中度的广泛性焦虑。警觉性过高易产生惊跳反应,特征性的,其它焦虑症状都可以出现。
2、反复体验精神创伤的经历。闪回,控制不住地回想创伤事件。
3、情感钝化和回避。
大多数病人都以完全恢复告终,病程长短不一,少数可迁延多年不愈,甚至出现人格变化。
案例:凌,男,18岁,读高三。家庭经济状况良好。父母感情融洽。凌学习一直是班内前三名。进入高中后,排名稍落后,在前十五名以内,从小身体状况良好。小学时活泼,进入初中开始变得话少了,交际也少了。到了高中,一般不出去玩,只学习,稍有时间也会上上网玩玩小游戏。节假日会在父母的伴随下出去游玩。回来后就后悔,想着别的同学都在用功学习,自己在班上的学习名次会下降,没有面子。自小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,同学的榜样,也是家里亲戚们小孩的榜样,同时更是父母的骄傲。
凌的躯体症状及心理问题描述:初三时有时头皮发紧,一考试便失眠。进入高中后,问题加重。高二时,考试前头晕头痛,胃胀吃不下饭,伴随拉肚子低烧。考试一过 就自行缓解了很多。到医院看过多次,没有什么病变,医生开些抗焦虑的药吃,开始几个月有明显效果,一学期后吃着药依然不能睡觉。进入高三,不光考前紧张得不成样子,吃药一点效果也没有,而且感觉大脑不当家,记忆力下降,因知道药有很重的副作用,就不吃药了。后来考试过后也不缓解,甚至出现了幻觉,开始一进班里就认为大家都在看着他,都在背后说他,瞧不起他。后来,在大街上也认为走路的人都在看他,说他,瞧不起他。精神科医生诊断他是精神分裂症。他一下子精神迸溃了,差点自杀成功。
来访者通过心理咨询,消解幻觉,改变不合理认知,使情绪合理化。心理咨询获得的效果是来访者学习正常起来了,有些焦虑不再关注了。学习十分有心劲,不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,专心学习,很是开心。心理咨询后幻觉消失,焦虑情绪明显减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