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参加徐云博士的深圳家排 工作坊后,2012年7月我有幸参加徐老师在北海的《系统排列导师专业技能训练课程》,再一次近距离感受徐云导师带给我的感触与震撼。老师不仅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做一名排列师,更是言传身教教我如何做好一个人,一个脚踏实地、谦虚谨慎的人。我的改变也由此开始:
改变态度、转化心境
在学习中看到的个案呈现出的问题大多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。看着他人的系统,我想得却是我自己的问题——原来我一直没有真正从内心接纳我的父母!特别是我的父亲,由于从小看到父亲对母亲时好时坏的态度,我选择站在母亲这边,因此我和父亲的关系很生疏,甚至对于他的表达方式我都会在心里排斥……
在一次我家庭系统排列的练习中,代表呈现了我父亲真实的一面。我才知道,我是多么不理解父亲啊!父亲的无奈、郁闷、为难,我从没有理解和体谅过。我为自己感到羞愧。
我该怎么做呢?导师教给了我们一个身体版的《接受父母》训练法。先请三位同学代表我的父亲、母亲和生命的力量。孩子与“父母”面对面,“生命的力量”站在“父母”的后面。接着孩子看着“父母”的眼睛,想象出父母的样子后,给父母鞠躬,双手自然下垂。如果觉得能全然地接受父母的话,再双手双膝落地、脸着地,给父母下跪。最后是拥抱父母,感受父母乃至整个家族带给我的力量。
同学们也给我了很多帮助:多想从前父亲对你的好;真诚地赞美父亲;说优点不说“但是”;和父亲牵手、拥抱……
课程结束后的第4天,我出去办事,午饭和晚饭前父亲都打电话来询问我是否回家吃饭。这两个不到一分钟的电话着实让我激动了不久,要知道父亲是极少打电话的人。我能感受到父亲的挂念和开心。还有一个晚上,我做了一个只属于我和父亲的梦,梦里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,我们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家里。尽管梦里的画面像八十年代的旧电影,但感觉那画面特别的温馨!让我到现在还无法忘怀……
改善关系 明确责任
关系在系统排列中频繁提到的词语之一。人与人的关系的真正决定因素是资格(联结)、平衡、秩序。通过学习我才发现自己情感纠结的根源在这里。
在没有学会内求的时候,我一直是向外获取我所缺失的东西。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平日很照顾我,对我关爱有加。久而久之,让我形成了一种依赖。做事总想征求她的意见。一旦她不同意,我是不会去做的。有时我会为她的一句话闷闷不乐。也会为一件小事而闹情绪。
我察觉到了自己情绪的变化,却无计可施。还是导师运用平衡的方法解决了我的问题。
另外朋友的女儿正处叛逆期,母女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。朋友让我代为教育,可我们教育的理念有很大地不同,我们也为此还红了脸。
我开始反思,之前我是把我母亲的角色投射到朋友身上,之后我是承担了我不该承担的责任。我开始释然了,调整自己,积极面对。现在朋友还是这样的方式帮助我:一针见血指出我的不足,直面纠正我的错误,而我已经可以坦然面对,虚心接受。
坚持中立、学以致用
在这九天的学习里,我们要学明白了,才能练习。我在做实习导师时,按着老师教的步骤和方法,我开始依葫芦画瓢,把每个细节都做足。可我还是忽略了最重要一点——中立。作为导师,不能带着自己的情感去做排列。要学会抽离。不仅要时刻尊重场内的系统,时刻记住案主的议题,还要提高洞察和领悟能力;不做越界的事,不为案主背负他家族的责任,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了解问题在哪里,和更好地帮助案主找到解决的方向。
四、保持正念、心想事成
在这段日子里,我每天都吸收着积极的正能量,不仅人特精神,心情也特好。要知道在过去,尽管人前我都露出笑容,可我却在一些不经意照下的相片里我却看一个眉头紧锁、表情严肃的自己。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焦虑、多么严肃!而在大家营造的这个场域里,我放下了一切烦恼,把心打开,全然接受自己,接受大家对我的帮助!到现在还是非常难忘导师精彩的讲课,怀念同学在一起交流的快乐。感谢大家!
我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,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,做一名合格的排列师。